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79阅读
  • 3回复

(转帖)清朝是中国最富裕乃至世界最富裕的王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0-09-13
清朝是中国最富裕乃至世界最富裕的王朝


----明清时期究竟从国外流入中国多少白银


清朝白银库存程度揭秘

  明末由于受国际白银市场的影响,事实上白银是升值而不是贬值,清初更是银荒,在康熙之前基本都是升值而不是贬值的,只到乾隆时期,海外白银大量流入,才造就白银贬值。
  
  在来看看明清各一百年的外来白银流入量,明清时期,从国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到底有多少,因无准确记载,难以统计,但其总量必定很大。中外一些学者作出了自己的估计。如我国学者彭信威、吕清等认为:“道光以前的一百四十年间,从欧洲流入我国的白银则当在8000万两以上,如加上菲律宾和日本等地的白银,则恐怕有几亿两之多。(1),清朝一百四十年白银流入量为几亿两之多。而整个“明季由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为17,000万两,西属美洲流向中国的白银为12,500万两,合计29,500万两。所以,整个明季由海外流入的白银可能近30,000万两,集中在明中叶(1530)以后流入,其中日本银占了5成多。”也就是说明朝110年的白银流入量达到三亿两左右。明清海外流入量都是差不多的,自产又差不多,所以清朝银价和明朝差不多多少,就是在中期略有升值,比例也不会特高。
  
  前面举了白银本身在明清并没有出现多少增减,对所谓增减值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在看看白银和铜钱对比率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638年1000铜钱等于0.03375公斤银,在折合相应资料56250公斤白银等于150000两,两者计算一下为1公斤银子等于27两,1000铜钱实际等于0。91125两银子(资料见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册),清朝直到道光年间还保持着一两银子等于一千铜钱的比率,所以更证明了明清白银铜钱本身在明清并没有产生多少价值涨跌的因素。
  
  但清朝确实中期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原因不在于银子本身,而是在于清初人口大大增加,由于世界食品改革的冲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大提高,清中期人口几乎翻了明末两倍,造成社会需求量大大提高。那么明清实际白银的购买力如何?请看下列数据:
  
  明朝成化23年,每石折银1两(见清史稿范成摸传),一石等于188。8斤,一两等于1000铜钱(上面已经证明),每石折银一两,也就是188。8斤在明末为1000铜钱,那么再计算一下,得出结论1斤粮食等于5。3文。
  
  那么清朝的购买力如何?我在清人笔记履园丛话里也已找到了,在康熙末年为每升米7文钱,乾隆中期为每升米十四文钱。一升基本等于两斤,也就是说在康熙末年每3。5文铜钱可以购买一斤米,在乾隆中后期7文铜钱可以购买一斤米。在铜钱白银在明清本身不构成多少涨跌因素的前提下,基本能反映两朝的购买力水平
  
  那么我们看看清代亩产量如何提高,运用李秀贵种苗法等,原秋收一季,好年成亩产量也只得3-4石,现在一年两熟,两季合计亩产量六万有余(清李熙奏折),也就是说,由于农业技术的大幅提高,清朝亩产量平均比明朝提高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以上。
  
  明代的税务到了中期后变的很繁重,明初民田每亩征收田赋三升三合,到了1436年后,很多地方增到了八升五合,整整上升了近三倍。
  
  弘治时,夏税增至20余种,秋粮增至十余种。
  
  景泰时,明朝就废除了以前开发荒地免税的优例,全部依照民例征收田赋外,还要“每粮一时,科草二束”(日知录)
  
  “兑运法”“长运法”加派,运输每石漕良实际费用则高达三至四石。“谣役频繁”
  
  而清朝统治者在这方面顾及民生比明朝皇帝好的多,大力主张人民开垦荒地,坚持免税政策,摊丁入亩,废除人丁税,宣布从公元1771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比明朝百姓遭受的剥削少的多
  
  综上所述,我们看的很清楚了,在康熙年间的消费水准是低于明末的,这不用说,就是在乾隆年间,结合亩产量技术的增加和税务政策看,清朝的百姓比明朝还是略富裕,或者说至少保持在差不多水平。而对比政府收入,明显清朝政府比明朝富裕的多了,清朝库存白银最高记录为8000万两白银,明朝最高记录为1600万两,再怎么通货膨胀,万历到乾隆时期的比价都不可能相差五倍,按照下文分析事实上是两倍左右,所以说清朝是中国最富裕乃至世界最富裕的王朝一点不假。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9-13
这篇文章的换算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我并不赞同。但是,文章中所涉猎的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问题和国家财政,倒是值得喜欢这个问题的朋友考虑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9-13
能将历史说得头头是道的我就佩服!

好,送花花啦~~~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9-16
拜读,可资参考。

谢谢端木兄弟转载。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