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89阅读
  • 15回复

读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8-08
回 10楼(端木天) 的帖子
嘻嘻,难得端木会说自己“武断”了呀。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8-09
回 12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老师的意思是有道理的,这是一个结构问题,我理解。我干脆再说说个人的看法,我们交流一下。 C4-%|+Q i  
C4-%|+Q i  
关于诗啊,我总觉得现在的教科书,对诗的理解出了偏差,没有把诗的要义正确地教我们的一代一代的学生,特别是解放后。什么是诗?现在的教科书说的很清楚,粗线条地引用古人之言“诗言志”,没有把什么是志说清楚,非但如此,还望文生义,把“志”理解为志向、性情和情怀。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C4-%|+Q i  
C4-%|+Q i  
古人讲“诗言志”,这里的“志”,就是心里话、实话。通俗地讲就是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说出心里话,用一种委婉的手法说出来,就构成了诗的两大灵魂:一要说心里话,二要有文采。由此可见,上述对诗的理解缺少或忽视了第一个要素,过于强调后者,简单地把心里话等同于心中所想了。 C4-%|+Q i  
C4-%|+Q i  
事实上也是如此,你看现在诗,总觉得假惺惺,飘忽忽,头上一句,脚下一句,说话不着调的感觉,这和疯话不二。 C4-%|+Q i  
C4-%|+Q i  
如果不注意诗的这两大要素,往往影响到对诗的正确理解。我举一个例子。 C4-%|+Q i  
C4-%|+Q i  
我单位有一很聪明的小学生,他每到单位来,总要把老师教他的内容向我复述,问我他老师教的对不对。其中,四年级课本里有一首曹操的诗《短歌行》,大家都很熟悉了。我看他的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这首诗,体现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C4-%|+Q i  
C4-%|+Q i  
这样教学生,学生能知道什么?能记住什么?说了等于没说,废话。其实呢,这首诗要讲起来很复杂,没有一天半天的功夫,说不完的。简单地讲,曹操在这首诗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那就是对那些对他有成见的“青青子衿”们,你们要看我的实际行动,要理解我的求贤心情,而不是他的志向。 C4-%|+Q i  
C4-%|+Q i  
回过头来咱再说《读你》歌词。一首歌里除了你的唇你的眉,就没有其他东西了。不错,处于爱情阶段的人,可能会重视这些器官,但是,这是心中所想,仅仅用这些表达爱情,太浮华,若加上一些实际的东西,就很好了。我对这首歌词的意见,也就在于此。 C4-%|+Q i  
C4-%|+Q i  
也许老师会说我太迂腐,现在都这样说。是的,大家都中邪了,都见怪不怪了,麻木了,没有人批评了。 C4-%|+Q i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8-09
回 13楼(烟儿如梦) 的帖子
切,好像我很固执似的。那是你不了解我。我指认理,从不固执己见。有时候,我还会否定我自己的意见,反复修正。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