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89阅读
  • 5回复

话说潮济老街(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8-28
Gb|}Su  
Gb|}Su  
Gb|}Su  
Gb|}Su  
话说潮济老街(下)
Gb|}Su  
  据介绍,现存的潮济老街均为清末民初的建筑群,保存基本完整,其中有些建筑木作构件制作精美有很高的工艺制作水平。 Gb|}Su  
  潮济老街,除上面已经介绍的主街与中街以外,文史介绍还有支街。“支街东西走向与主街形成十字交叉。在支街东部有一座陈元生南货店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三开间店面,穿斗式梁架, 两边墙体上有浅灰雕建筑,临街檐柱上的牛腿雕刻精美的神话人物题材。”在支街以外,还有上街。“支街东端有上街桥码头,潮济河头小火轮进出其中,为潮济水上的运输主道,上街原为潮济最老的一支街,80年代毁于火灾。”   Gb|}Su  
Gb|}Su  
Gb|}Su  
Gb|}Su  
Gb|}Su  
N|Cy!E=d  
N|Cy!E=d  
  原来,潮济码头就在上街桥边,当地人称上街桥码头。通过水路来往的客商与过客,全都要经过上街。可惜如今已经繁荣不再,一场火灾后连这上街也已消失殆尽。 N|Cy!E=d  
  那么,现在尚存之中街,方位应该在上街之西边,年代应该也属潮济最老的建筑之一。 N|Cy!E=d  
  “黄岩县第七区潮济镇 中街 第一一0号 110 ”,一块旧时的门牌,让我脑海中不时地还原出潮济码头一派闹热的场景来。 N|Cy!E=d  
  鸣响的轮船汽笛声中,一夹一夹泊定中的竹排正在卸货,上岸与上船的过客……卸货完毕的排工们,挺着健壮的身躯,健步登上紧靠码头的台阶,步入必经之路——中街,或找家熟人要碗茶喝,或沿街寻觅着,准备带些家用什物,并想为妻小买点小什件…… N|Cy!E=d  
  那时候,从柔极溪、小坑溪与永宁溪往东运货的竹排,一夹竹排顺水航行能载货300多公斤,排工能驾乘两夹半排,最多时装货可达1吨。可以想像,在那湍流中能挣得如此负重的竹排顺流而下几十公里,该有如何健壮的体魄与技巧啊! N|Cy!E=d  
  而这门牌,究竟是哪个年代的呢?其中“第七区”、“潮济镇”这两组关键词,应该能让我找到这块门牌制作的年代,我自觉信心满满。 N|Cy!E=d  
  然而,《黄岩县志》中对县域区划的沿革,描述都是粗线条的。比如对清代时的描述,“雍正十六年(1733),知县樊琳改正县都图区划。城区分4都辖8图,乡分51都辖71图。”“清宣统元年(1909),筹备城乡自治机构。次年,县城内和澄江街(今大桥路)、九峰岙、柔桥,划为城厢,设路桥镇和正南镇(现院桥)和29个乡。”其中都没有说到是否设区,如果设区的话又如何称呼。我想,当时应该是没有设区。 N|Cy!E=d  
  那么,我们再找找民国时期的情况吧!《黄岩县志》记载,“民国2年(1913)划为城厢和2镇32乡。”但没提是否设区,按理解,应该是没有设区的,否则应该会有记载。“20年(1931)分7区、26镇、149乡。26-34年,有58个乡镇。”这里明确设置有7个区,接着下文详细地列明是“直属区:……路桥区:……”,而不是以数字序号为区名,所以也不可能有“第七区”这个名称。后来,民国36年(1947)有过一次乡镇调整,缩并为42个乡镇,但没记载对区有没有调整。 N|Cy!E=d  
  看来,民国时期也没有过“七区”?那我们接下去查查解放后吧! N|Cy!E=d  
  《黄岩县志》记载,“1949年,置城区(辖7个乡5个区属镇)及乌岩、头陀、院桥、路桥(辖路桥镇)、双洪、金横6个区,辖51个乡6个镇。”“1950年11月,为便于剿匪与土改,金横区划为金清区和新桥区,双洪区划为三甲区和洪家区,城区分为城关区和澄江区,乌岩区划为宁溪区和乌岩区。全县置城关、路桥、乌岩、澄江、金清、新桥、宁溪、头陀、洪家、三甲、院桥11个区。共划分128个乡、1个区属镇。”这时,确实有了11个区,但也不是以数字序号命名的,所以也不可能在门牌上写“第七区”。其后,虽然又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时期,都有较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但都没有出现过以数字序号来命名区一级派出机构的事,直至1992年“撤区并乡扩镇”中,撤销了区一级行政建制为止。 N|Cy!E=d  
  从志书里查不到这“第七区”的出处,成了一个谜团。历史上,潮济事实上确实发挥过交通枢纽的作用,一度成为商贸重镇。那么黄岩县的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行政区划中正式命名的“潮济镇”呢?根据这门牌,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是正式的区划名称,怎么可能把“潮济镇”三字写上门牌呢? N|Cy!E=d  
  从志书中查找“潮济镇”,查不到。只有“潮济乡”的建制名称,始出现于民国2年(1913),潮济乡属于乌岩区。当时乌岩区辖区为秀川镇、秀南乡、秀西乡、岭下乡、岭上乡、黄岩溪乡、宁溪镇、柔极乡、乌岩镇、青江乡、潮济乡,共11个乡镇。民国36年(1947),全县又压缩为42个乡镇,潮济被取消了乡建制。1949年解放后,志书中没有列明各乡名称,根据“乌岩区划为宁溪区和乌岩区”一句,说明宁溪镇已从乌岩区划出,据“乌岩区辖15个乡;宁溪区辖9个乡”,说明乌岩区所辖乡数量仍然与1947年时持平,估计潮济乡仍然存在。《黄岩县志》(2002年版)记载,潮济乡辖11个行政村,在“1988年头陀区人口与土地表”中,列有“潮济乡,户数3378,总人口12414,耕地5263亩……”1992年5月,黄岩市撤区扩镇并乡,撤7个区公所、29个乡、10个办事处。自此,潮济不再作为乡的建制。 N|Cy!E=d  
  这门牌中的“潮济镇”,究竟是哪个年代的事,抑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等人们继续探寻了。 N|Cy!E=d  
  如今的潮济,只是一个行政村。潮济,是一个仍为世人时时想起,想要通过她去追忆一段历史的地方。 N|Cy!E=d  
N|Cy!E=d  
N|Cy!E=d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8-28
潮济,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又怎忆得昔日之繁华呢?老大写得好详细哦~~ N|Cy!E=d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梧桐夜雨

发帖
900
蜂蜜
742
威望
10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4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8-28
老大怎么隔了那么久才发话说潮济的下篇呀,许是太忙了吧! N|Cy!E=d  
N|Cy!E=d  
好,送花花啦~~~ N|Cy!E=d  
离线鲤九

发帖
1227
蜂蜜
13512
威望
170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8-29
了解了好多 N|Cy!E=d  
N|Cy!E=d  
好,送花花啦~~~ N|Cy!E=d  
360度全景拍摄制作 http://www.lijiu360.com    联系电话:13867696698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30
引用第2楼梧桐夜雨于2011-08-28 21:23发表的 : N|Cy!E=d  
老大怎么隔了那么久才发话说潮济的下篇呀,许是太忙了吧![表情] N|Cy!E=d  
N|Cy!E=d  
一是忙,二是有些事没考虑好。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9-09
在上一篇中,已经从照片里看到了这门牌,谢谢老大的用心周到,为读者考虑。这一篇,老大从地方志中详细考究了,没有发现。 N|Cy!E=d  
N|Cy!E=d  
我是这样看的。正如老大所想,这个门牌把数字序号加进名称中,一般是两种情况:一是战时或管制时;二是特殊地区。而门牌上有写着潮济镇,那肯定不是特殊地区了,当属于战时。 N|Cy!E=d  
N|Cy!E=d  
门牌是搪瓷的,字体是不整的,说明它制作于民国时期的某小地方,不会是上海、杭州。在小地方制作,又反映出制作时间上的紧迫,属于临时行的突击任务。这些因素,都反证了这个门牌是战时的。 N|Cy!E=d  
N|Cy!E=d  
从老大引用的地方志上看,其中50年的战时更为接近合理,所以,我估计这个门牌是解放初期的物品。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