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中,孩子天生该是听话的,因此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则格外注意,甚至大肆宜扬。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这样的试验:当时美国招募了一批不三不四的人到前线打仗,他们纪律散漫,很不听指挥。心理学家要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他们很高兴,但都不知写什么。于是,心理学家就将信的内容拟好,要他们自己抄一遍。信的内容是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守纪律,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等,每次内容都基本相同。半年之后,他们竟一个个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都如此,更何况孩子呢?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孩子感到父母对他信任中含有期待。孩子每天都会说出让我们发火的话,以便提醒大家:我还是个孩子。那好,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们这些大人就要总结一些“对付”你们的秘方,帮你们学会分享和等待,学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