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自己的肚皮过不去。 =7m}yDs6$
中午在尤溪下涨村花了二十元,买了一蒸笼的“番薯庆糕”。“番薯庆糕”是甜点,有糯性,嚼起来有香头,不知不觉多吃了几块。多吃了,肚子胀了。“番薯庆糕”是糯米粉与番薯干粉兑起来蒸糕点。不知之间的比例。从赚钱的角度说,番薯干粉便宜,应该占大头。蒸“番薯庆糕”工具应该叫“饭蒸”,可“饭蒸”不是书面语言,只好用蒸笼来代。吃“番薯庆糕”时想到重阳节的“糕软”。(街上看到有“糕软”卖了)“软”用本地话读,这个本地音似乎找不出相近普通话音。“番薯庆糕”的做法与“糕软”做一个样,口味也差不多。看制作现场,是粉加水拌匀,再用筛子把粉子筛过一遍,筛下的粉放在蒸笼里蒸。粉不能压实,保证水蒸气能透过这个粉层。粉蒸熟后就粘在一起。“番薯庆糕”不是本地的传统食品,是近年隔壁的黄岩宁溪一带传过来的。大概是怕人顶真,店家给“番薯庆糕”加了几个字:下涨特色的。好吃是硬道理,什么特色不重要。回来时听到有人要买七个蒸笼的。 =7m}yDs6$
总得吃中饭的。下涨这个地方吃饭不成问题。找了一家农家乐坐下,想等店家过来问话。店家太忙,我们等得不耐烦,只好自己去找店家。今天是这个国家的生日,在这个地方游玩的人很多。我们也是来这里添乱的。店家报菜,从高到低,什么“山蛤蟆”、“野猪肉”和“野生鱼”,一长串的,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这个层次,只好继续听。可我们要听的东西,店家却不愿说了。我们只好自己说了,就豆腐、笋干、山粉皮和炒茄吧。店家说来半只土鸡煲吧,这是本店特色菜。也罢,开饭店总得赚钱,我们点的几菜,店家是赚不了几个钱的。土鸡煲该占餐费的大头。店家还算厚道,端上来的菜盆是比较满。土鸡煲,每人能盛两小碗的。最后上来的菜是豆腐,烧法也没有什么特别,似乎就是水煮豆腐。豆腐最好吃了,主要豆腐做得好。肚皮容量难以发掘了,有浪费现象。经历过没饭吃的年代,浪费了总有点负罪感。 =7m}yDs6$
吃饱了,昏昏欲睡。我是吃饱了撑的,莫非要以饱肚子来过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好大呀,有人用普天同庆来描述呢。到处有“祖国万岁”的字样。看图片,天安门广场就有“祖国万岁”的标语。错了,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城楼上面就有,学样就这么难呀),我们的国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我们的祖国,文明史就有五千年,加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何止万年。 =7m}yDs6$
说这些做什么呀,我真是吃饭了撑的。 =7m}yDs6$
抄几句关于“吃饱了撑的”; =7m}yDs6$
此话原系江浙(沪)方言。起源大约在民国初年,话说辛亥革命之后,孙文先生为了政局平稳,毅然放弃党争,将大总统职位交由袁世凯。自己则誓言大办铁路。于是在该其间,走动乡间考察。 =7m}yDs6$
有一回,他与随从一行欲过河,当时中国交通不发达,还没有很多桥,尤其是南方河网众多地区,于是请了个渡河艄公帮忙撑船过河,孙与艄公攀谈,大有了解民生之意。艄公哪里认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大炮”。觉得很不耐烦……过河就过呗,哪那么多废话。孙先生好意问他:你是几时开始撑船的呀(本意是问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谋生手段的),谁知,艄公一口答道:吃饱了撑的!(意思是:吃过了早(午)饭后开始撑的)。众人不由窃笑……孙先生也无可奈何,更加觉得中国不救亡决计不行了。 =7m}yDs6$
后来此话被随行等众口耳相传,流散开去,引申成了“没事找事,自寻烦恼”的代名词。 =7m}yD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