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里的一个近门大婶去世了,早上父母带上我们兄妹三人,开一辆商务车回老家吊唁。
我的小学、初中一年级二年级,都是在老家的中学上的,初三年级,转到县城一中上学。到城里上学后,初三年级,高中两年,复读一年,这四年基本上每星期回家一次。算下来,我在老家生活了十九年,老家的沟沟坎坎,村容人貌,我都很熟悉。
后来我分到了离老家50公里的一个城市工作,弟妹也陆续来到我这里工作,十多年前父母也来了。这样,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少。
这次回家,弟弟把车开到县城后,让我指路,问我该走哪条路回老家,我说了两条路,要么是不存在了,要么是不通了。我知道弟弟是故意的,就对他说,沿着向西的路开,肯定能到。说话之间过了几分钟,弟弟说到家了。
我真有点傻眼,这哪是我熟悉的老家啊,根本就不认识了,找不到任何一个记忆中的标志物。
我的老家在淝河岸边,没有公路的,现在居然有一条五十米宽的滨河大道,听说还有两条几十米宽的大道要修;我的老家是农村,现在竟然是滨河工业园的一角;我的老家当年只有我们家是砖瓦房,现在都是两层、三层、四层的楼房,我家的老房子低矮残破,摇摇欲坠;我离开老家的时候,全村人口100人左右,现在听说有300多人;我的老家人很勤劳,他们坚持不打工,都是外出做生意,家家最少有一辆营运车。
我去过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也去过广东的一些村子,知道人家的发展程度远远高出我们老家,但是,我还是惊讶不已。这些不算什么,对我个人冲击最大的,还是他们说出的一番话:当年你是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全村的老少都羡慕你;现在我们不怎么让孩子读书,对大学生不那么渴望了,好好上的孩子,就叫他上,不是读书的料,就不让上了,统统出去做生意去,上个一般大学没用。
是啊,我也不鼓励孩子唯有读书高,甚至我认为读书一般来说是无用的。行,你们好好干吧,读书不读书无所谓,祝福你们,我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