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图片,是作者在非洲遇到的一个菜场卖菜的情形 。卖菜不要秤杆,论堆卖。
看后很是感概。为买菜,我经常穿梭于菜场之间,程序是:左顾右盼,查验品质,讨价还价,估摸重量,心算金额,拿回找零,拎菜走人。春秋两季买菜还好,溜达一圈权当看
风景;冬夏两季有点受罪,天热晒得头上流油,天冷冻得脚底抹油。买菜不讲价,不知道重量,那是年轻学生干的事,十有八九要吃亏。我就亲眼看见一个菜贩子欺负一个小女生,两个鸡蛋般大的番茄,告诉女生一斤二两。菜贩子欺负不了我这老家伙,我有卖菜的朋友,知道菜的批发价,两斤以内的菜,我用手一约,保证不差半两。
有一段时间,凭着这手技巧,在菜场里炫耀,很多卖菜的都认识我。不服气,试验一把,不服也得服。时间一长,觉得没意思,人家卖菜的,就靠着缺斤短两挣点生活费,何必搅人局呢。后来就专门在一个人那里买菜,这人原来是乡下的一个教师,娶了个城边的人做老婆,老婆在城里卖菜,他在乡下教书。这样生活不方便,他看到自己每月的工资还没有老婆卖菜挣的多,就不做教师跟着老婆卖菜了。
我叫他“眼镜”,因为他是众多卖菜人中唯一戴眼镜的人,斯斯文文的,说话有点慢。可能是学文科的缘故,算账总是拿着计算器,不如他老婆有“一口出”的本领。
单位里有一个经警大队,三十几号人,配发的警服大多都不穿,还有崭新的,放那里可惜了,我拿了两套给“眼镜”,他很喜欢,尤其喜欢警用棉大衣。“眼镜”早上四点钟就要骑着机动三轮车,去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去晚了进不到好菜,棉大衣御寒,正好用上。听“眼镜”说,自从他一身警服后,菜场的那些同行有点羡慕,以为他公安里有人,对他好像亲热了一些。
“眼镜”为人厚道,不斤斤计较,他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很多酒店让他送菜。他心里有点恐慌,担心跑帐。我给他支招,告诉他几个公安里的人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拉大旗作虎皮,再加上他一身公安行头,还好,到目前还没有赖账的。
我去买菜,“眼镜”两口子不管我装多少,一律只收两块钱,我哭笑不得。后来我搬家离他远了,就没再去过。时常惦记着他两口子,偶尔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