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25阅读
  • 0回复

转:除了母乳,我们的宝贝还能喝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波心
 

发帖
737
蜂蜜
2005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1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0-08-19
本文转自中国著名的早期教育家黄绎霖女士的新浪博客。

       从“结石宝宝”到“大头娃儿”到“毒奶粉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亡”、地沟油、再到现在的“性早熟事件”,我除了心疼、心碎,更多的就是感到羞耻和愤怒!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何在?生命的延续意味着什么?有多少人思考过呢?生命的延续是为了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受折磨的吗?来接受无毒不侵的考验和白鼠试验的吗?当一个民族的信仰成为“拜金”时,什么人性、诚信已经毫无意义!浮躁、焦虑、无耻充斥着每个行业,无处不在、无毒不施,中国人真的多到可以随时随刻、随便地拿来随心所欲的就处理的份上了吗?真的愚昧到不知道“三聚氰胺”超量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吗?我不信!真的是除了母乳,我们的宝贝就不能多享受些什么了吗?­

         “孩子,我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才能保护好你的身体,不受无谓地侵害;我却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来呵护你的心灵,不受无意的伤害; 可那又怎么样呢?生活中太多的意外、太多的难预料了,我只能告诉你的爸爸妈妈来从容面对这些突发的事件,愿主与你同在!哈利路亚!”­



       如何应对育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婴幼儿食品用品的安全、平时的感冒发烧、跌打损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一点不顺利,都会引起家长们的不安,有时这种不安甚至会成为伤害亲子双方的心理问题。如何应对育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呢?我觉得应对突发事件,家长应该做到“打好预防针”并且“遇事乐观不慌乱”,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什么是“育儿突发事件”呢?育儿突发事件就是在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出乎意料发生的事情,如:生育中的母婴突发疾病、医疗事故;养育中孩子的疾病、药物过敏、意外伤害;教育中由于教养不当导致的多动症、自闭症等和引导不当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完善等等,这些突发事件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有时更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如何去更好地应对。       恐慌心理和焦虑的情绪会“传染”到孩子       面对育儿突发事件时,家长千万不能恐慌。“有时候恐惧比事件本身带来的伤害更大。”     “恐惧心理”状态严重时会干扰正常生活,内心的紧张情绪不断累积,继而会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婴幼儿具有超强的、敏锐的感知力和感受力,当家长的紧张情绪相互传递和影响时,他们会以‘印刻’的方式把对这种情绪的印象留在潜意识里。尤其是0~3岁的婴儿,有时我们知道,哪怕是我们假装很痛苦或假哭,他们都会跟着哭起来。所以,虽然他们还无法用语言把心理的感受表达得很清楚,但他们的心(大脑)是即刻就有反应的。    正确应对有章可循     当我们家长正在遭遇此类育儿突发事件时,请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我该做些什么让自己和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孩子尽快好起来”上,而不是一味地关注问题本身。由此我有三点建议:     一、把心疼放在心里。孩子出现病痛,家长心疼可以,但不要怜悯。该传递的信息是:宝宝很勇敢,能战胜“病痛”,而不是在一旁暗自神伤、无所适从。“在医院时,我就遇到过,一个妈妈看见孩子打针,自己先哭了,结果孩子受其影响也哭得天昏地暗,这对治疗可是没有一点好处。”     二、耐心,积极乐观地应对。积极乐观的家长,孩子生病好得也快;悲观敏感的家长,孩子一生病就得拖上半个月。孩子不舒服了,有时候会变得烦躁,自然需要家长更有耐心地陪伴。这时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都是家长安慰孩子的良方。     三、做个“好学”的家长。作为家长应多用心地去掌握一些一般病理的常识,学习科学的方法。比如:小感冒不用吃药,多喝温水,七天就自然会好了,这样,孩子自身防御和抵抗系统也会增强。又如,造成皮肤过敏的因素,不能完全说是用品的问题,皮肤抵抗力下降是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宝宝的头发即使什么也不用,出生时的黑发也会慢慢变黄等等,这些都是家长需要掌握和懂得的基本育儿常识。­

           在此,祝每一个宝宝快乐健康!我为你们祈祷!­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动人心处。
                                     ~!~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