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你的作品成为历史的一个链环。
摄影的发明有160年历史,当时的摄影是为了记录,而不是为了审美!发展至今的160年来,期间重要的、立足的仍是记录,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我们要牢牢记住两字:发现。摄影重在“发现”,其他艺术门类重在“表现”!
今天,王宝明先生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领奖。拍摄的记录台州游轮首航台湾的照片--《见证历史》获得了这次“中天杯”全省机关干部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很为他高兴。想起那天他带着十来张照片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一眼就看中了《见证历史》这一张,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和谐,人物情态与动作俱佳,我说这是一张获奖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峡两岸三通的题材,难得记录了首航的精彩与珍贵的历史瞬间。作者是爬到电视台的现场直播的新闻转播车顶拍的,仔细的读者从照片的右下角可以看出。《千人排舞》摄于黄岩庆祝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拍摄这个活动前几天,我与宝明先生通电话,告诉他政府部门准备组织我们摄影协会会员全方位记录这次活动,包括从热气球空中拍摄。我说,你在区政府机关上班,可以进到行政大楼上面找角度拍摄大场面的镜头。。。拍摄那天果然看到有2位王先生爬到上面拍摄,其中一个伸出脑袋趴在楼顶的就是宝明,今天总算看到他的作品,工夫不负有心人,2幅作品入选这次省展,让我想起几年前的省摄影艺术展他也是一人独中2元。
程波先生的作品,拍摄于乡村的一个篮球比赛。
原画面是横构图,这次参赛,孙主席与我对这张照片进行二次创作,把它裁剪成方构图。
经过一番剪裁,突出了画面里的运动员激烈对抗的瞬间。
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把与主题表达无关的东西在创作过程中去掉。通过这2幅照片剪裁前后的对比,相信大家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有用的技术与技巧。
同是拍摄婚礼的《幸福雨》,王跃国的照片记录的是在火红五月在永宁公园的黄岩首届集体婚礼,严凯拍摄的是《澄江情》中的一个镜头。他们两个在应邀参加活动或者当群众演员的同时,能真实记录这一场特殊婚礼的精彩的片断,是照片成功的关键,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摄影的记录生活的敏感性与平时基本功的扎实。不能否认摄影存在一些偶然性,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偶然性来出作品!
摄影作品是柄双刃剑,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也有反映作者自己人品的一面,观众与评委的眼睛是雪亮的。萨尔加多坚持摄影“尊重对象,理解对象。” 陈丹青说:“摄影的觉醒,应该是人的觉醒。”摄影作品通过镜头来说话,聚佳景于画面,摄魂魄于方寸,既有现实世界的精彩,更有遥远历史的厚重,使人既欣赏到一种特殊的画意,又领悟到一种深沉的诗情,更让人强烈感受到主旋律的美感,进而还能窥视到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
以上是我对这5张照片的个人看法,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 此帖被阳光地带在2009-09-07 15: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