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关于水岙村几篇文博文,动心了,我得去这个地方走一趟。今天元旦,有空,去完成这一趟。 VjB*{,
问路,说错了,退回去,到上岭桥进去才对,还有一里的路。问路地点是岭根村。我只记得水岙村在岭根村边上。从上岭桥这边到水岙并不好走,大路是从康谷这边进去。其实也不是什么大路,三米来宽的村级公路,交换车都相当困难。 VjB*{,
水岙村原属康谷乡,撤乡扩镇后属东塍镇。水岙村离康谷有五六里,偏僻的小山村。水岙,一个山岙,三面环山,一面向南敞开。公路通到村里,尽头了。说翻山过去就是三门境内。边上都是坡地,现在多开辟为茶园。村子前面有座祠堂,外表看来颇具古风,给改成了茶厂。 VjB*{,
此岙为何以水而名,没问明白。在村口碰到一老头,主动向我介绍,说水岙风水岙,我做了三年就成富农了。三年就成富农,这个致富速度也太快了。问是做生意的,说不是,就是种田的,这个地方风水好,年年好收成。富农,剥削者,有原罪,老头说做几十年的义务劳动,在洗涮原罪。或许水岙就是以风水好而名命。 VjB*{,
太阳没有照到,冷呀。村子里有几个人在走动,对我的到来有点好奇,问“敲照片”的吧。我手握相机,当然是“敲照片”的。本地人把拍照片说成“敲照片”。进过几个道地,拍过几张照片。村民热情,义务给我当讲解员。说有三座古屋,最上面的一座有二个道地,倒了,拆了,可惜。我看现存的两座也挺不了几年。这些古屋,以前常见,现在多拆了。没拆的,有些地方给开发为旅游景点,如仙居的高迁古民居。古屋相当于北方的四合院。 VjB*{,
我来水岙就是来看古屋的。记忆中老家的古屋比水岙规模要大得多。老家的古屋,早就给拆了,毕竟是现代钢筋水泥结构实用得多了。水岙,有点原生态,似乎与落后相关。村子里瓣房也不多。村子常住人口不上百人,大部分人在宁波谋生。 VjB*{,
水岙古屋的特点是马头墙是迎面而建的。“康谷水岙,屋檐高翘”,高高翘起的马头墙,昔日的荣耀今犹在。马头墙上面有浮雕的,看不清楚。现在钢筋水泥的东西,尽管称现代化了,总有粗制滥造的味道在。古人造的房子,就是在穷乡僻壤,也讲究艺术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