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51阅读
  • 3回复

月下的思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红滩鹭影
 
发帖
63
蜂蜜
1174
威望
7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09-21
    秋风又起了,枫叶又红了,月儿又圆了,中秋节又到了。 &XCd2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思念的日子! &XCd2  
    我思念我那逝去的母亲。在这寂静的夜晚,在这凄冷的月光下,仰望着茫茫的苍穹,思念的心绪随着那深秋的风儿,在浩淼的空中游荡…. &XCd2  
    十年前的中秋,秋风瑟瑟,月儿凄凄。我的母亲,还没来得及与我告别,就匆匆地离我而去了。我还没来得及给她喂口饭,我还没来得及给她梳次头,还未来得及给她穿件衣,还没来得及….. &XCd2  
    是不忍与我最后的诀别吗?是不忍看女儿伤心泪眼吗?是不忍给我留下最后的思念吗?母亲,你不给我留下一句话,你不让我见你最后一次面,你不让女儿在你面前承一次欢,你不让我在你的膝前尽一天孝,你可知道,这给女儿留下多少伤痛、多少遗憾、多少惆怅!十年了,每当夜深人静,明月照窗的时候,女儿的思念就会潮水般的涌来,想你的时候,以泪洗面。 &XCd2  
    女儿痛啊!本来那个中秋是准备回家与你团圆的。稻黄蟹肥的季节,我多想让你尝尝我们这里特有河蟹?虽然我来p市多年,但经济拮据,对于这昂贵的东西一直未敢问津。也未让您老人家品尝。在我用了1个月的工资买了5斤大大的螃蟹准备回到故乡看您的时候,学院突然来了任务,让我去北京学习。电话里,你声声嘱咐,以工作为重,不要惦念着你,不要牵挂着你,你很好,很健康,你不爱吃河蟹,你不想念我。带着你的嘱托、带着对你的思念,我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可是我还未安排停当,父亲的电报就打了过来,你已病危!!! &XCd2  
    当我匆匆地赶回家的时候,你已经躺在那6尺长两尺宽的“小房子”里了。打开小房子的门,我看见你的脸是那么地苍白,那么地安详,你想对我说什么?母亲,母亲!你就不能等我片刻,你就不能给我一句叮咛,你就不能睁开眼睛再看女儿一眼吗? &XCd2  
    父亲告诉我,其实母亲很想念我们,每天都对着照片呢呢喃喃,前天,她还告诉邻居我要回来,我给她买了河蟹。母亲的病情一直很重,但她从不让父亲告诉我们,就在去世的几个月前,她自己就准备好了“装老”的衣服(寿服),买好了棺木,选好坟地,可她不给我们露半点的风声。母亲,你太狠心了,你知不知道,你的这种不忍是多么地残忍?你给女儿心中留下多少伤痛? &XCd2  
    这天正是中秋的晚上,月亮依然皎洁,清冷的光洒在院子里,照在母亲那赭红色的小房子上,我伏在妈妈的小房子上,仿佛又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倾听着母亲的殷殷嘱托,细细叮咛。我仿佛又看到母亲那瘦削的肩膀负着重重的担子在山坡上吃力地行进着的身影…. &XCd2  
&XCd2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没有饱读过诗书,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她却用她的善良、她的勤劳、她的坚韧与坚忍,以她的魄力与胆识征服着十里八村的乡邻,她不仅使许多女人折服,也令许多男人赞叹。我对母亲的感情不仅仅是女儿对母亲的敬爱,还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敬仰和崇拜!虽然我读的书比她多,我见的世面比她广,但我远远比不上她,她是我永远的偶像。 &XCd2  
    母亲出身于一个大家族。当年,外祖父一家是辽南有名的商贾,外祖父曾经坐飞机到哈尔滨去收地租。母亲虽然赶上了这个家族由盛而衰的时代,但她的胆识,她的气度却非一般女子可比,16岁时的她,面对着胡子(土匪)的枪口,能做到面不改色,从容不迫,让一般的男儿汗颜。土改以后,我外祖父为逃避斗争而逃到了深山老林中,外祖母阴郁而终。20岁的母亲撑起了家庭的大梁,把弟妹们抚养成人。嫁到父亲家后,与公婆、与妯娌、与街邻,都相处的十分融洽,她用她的人格魅力征服着周围的乡邻们。 &XCd2  
    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几十年来,是我母亲一人撑起我们家庭的重担。难忘的是60年代初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母亲用她那顽强的意志和坚忍的精神把两个姐姐从死神面前拉了回来。母亲常常回忆那段辛酸的往事,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什么时候都不要浪费。饥饿,使我们那个小山村饿殍满地。那时的母亲为了给两个孩子弄口吃的,天天去生产队长家给人帮佣,讨来一块饼子自己从没吃过一口,都喂了两个姐姐。两个嗷嗷待乳的孩子在母亲的守护下,一次又一次地逃出了死亡的魔爪。而她自己吃的却是树皮、玉米秸子。全身浮肿的她每天跪在山坡上开荒,一镐一镐….每每回想起那段苦难的经历,我的两个姐姐都会泪流满面,母亲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 &XCd2  
    我的母亲是平凡的,然而她做的事却非常人所能做出来的。母亲的善良直到现在还时常有人念起。1963年,生活还在窘迫中的母亲收留了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这位67岁的老人曾经是母亲家解放前的长工,解放后,政府将老人送到了养老院,但老人实在呆不惯那里的生活,一人跑了出来,母亲收养了他。从此,家里我们多了一个姥爷,母亲多了个干爹。在我的记忆里,家里的干粮是姥爷吃的,我们只喝稀粥;家里的鸡蛋也是姥爷的,我们只有过生日时才能吃上一个。姥爷在我们家生活了整整24年,1987年90岁的姥爷寿终正寝。姥爷去世后,县里曾有人采访过母亲。母亲只是淡淡地说,“这没什么,谁都有老的一天!” &XCd2  
    我母亲一共生我们姐妹三人,在我的记忆里,重来没看到她休息过,白天去生产队里劳动,晚上给别人做衣服、编苹果笼子,换来点钱用来买粮食,以贴补我们那永远也吃不不饱的肚子。 &XCd2  
    即使在那到处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母亲也重来没放松过我们的学习,每天,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与两个姐姐趴在小桌子上学习,母亲在灯下做活。她时常告诫我们,“书中字有黄金屋,书到用时方恨少,无论如何,都得把书念下来。”姐姐后来曾告诉我,当年,她曾多次打算结束学业,回家帮母亲撑起这个家,她实在是不忍看到母亲的劳累,但母亲却毅然决然地反对。 &XCd2  
    母亲的远见是英明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姐姐考上了大学,这对于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来说,无异于一声惊雷,地主富农家的孩子考上大学?!第二年我的二姐也上大学走了,我知道母亲的心理很满足,但也很痛苦!思念使她通常夜不能寐。1981年我也离开了母亲到50里外的高中上学了,三个女儿都不在身边,那孤独的日子可想而知!而且母亲还得为我们的学费、生活费奔波操劳。 &XCd2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天的下午,我回家取生活费,母亲出去走了一圈后回来递给我两元钱,母亲的眼睛红了,说,“这两元钱你先拿着,过几天我再给你捎去”!我知道母亲是出去借的钱,我知道母亲有多难,我哽咽地说:“不用捎了,我有助学金”。其实农村的中学哪有什么助学金呀,母亲知道,她含着泪对我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好好学习就是了,我脱衣当袄也要把你供下来”!当时我泪流满面。 母亲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埋在了我心里。每当倦怠的时候,她的话我会汗颜,于是我会重振精神,发奋自强;每当我遇到困难而灰心丧气的时候,母亲的话就象一缕春风拂去我心头的阴霾,成为我前进的动力。终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84年也考上了大学。 &XCd2  
    在别人的眼里,母亲功成了名就了,但我知道母亲的心里有多苦。母亲已经为我们积劳成疾,而我们姐妹三人都远离了她老人家。母亲对我们的牵挂,对我们的思念,对我们的希冀虽然不挂在口上,但她心里的苦楚时常在眼神中流露的出。当我们回家的时候,她的眼神是那么欣喜、那么兴奋,那么激动、那么有光彩!而我们离她而去时,她的眼神又是那么凄苦,那么无助、那么不舍、那么留恋、那么无奈、那么落寞!那眼神深深地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明月照窗的时候,我想起母亲的眼神就不禁淆然泪下。 &XCd2  
    母亲,你走了,象一缕秋风,带着对我们的牵挂、对我们的眷恋和思念轻轻地走了…. &XCd2  
&XCd2  
    月儿更明了,清冷的银辉依旧照着大地,浩淼的天空星光璀灿,月儿月儿你告诉我,天堂的母亲还好吗?银汉西边那颗暗淡的星是我的母亲吗?那一闪一闪的星光是不是母亲思念我的泪眼?母亲,阴阳两界,在这中秋月明之夜,我们是否也能“千里共婵娟”呢? &XCd2  
    “十年生死两茫茫。 &XCd2  
    不思量,自难忘。 &XCd2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XCd2  
    纵使相逢应不识, &XCd2  
    尘满面,鬓如霜。 &XCd2  
    &XCd2  
    夜来幽梦忽还乡。 &XCd2  
    小轩窗,正梳妆。 &XCd2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XCd2  
    料得年年肠断处: &XCd2  
    明月夜,短松冈。”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09-21
RE: 月下的思念
这是很规范的版面。祝贺楼主,学会排版了。 &XCd2  
&XCd2  
我又把你设置的4号字改为3号字了,从版面看还是以3号字为最适宜。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诺言

发帖
715
蜂蜜
4843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7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0-08
RE: 月下的思念
母女情深,感天动地。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离线芳草
发帖
439
蜂蜜
3574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18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0-08
RE: 月下的思念
&XCd2  
生离死别 &XCd2  
总是法轻释的沉重 &XC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