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招如何做到煎鱼不揭皮的小巧门,想实习一下。以前煎鱼时,鱼皮粘在锅底,烧好的鱼有点难看。还有我烧的鱼味道也不怎么样。小巧门也提到如何烧得有味道的。我的烧鱼技术有待提高呀。 4*,q1yK
过菜场,今天有时间,烧条鱼吃吃。直奔鱼摊。菜市场不少,但卖鱼的只有三摊,一摊是卖壳类海鲜,二摊是卖海鱼,一摊是卖淡水活鱼。看卖海鱼的一摊有三条鲻鱼在,就卖条鲻鱼吧。感觉海鱼味道比淡水鱼味道好一些,但海鱼太贵,鲳鱼要四五十元一斤。边上有问价格的,鱼贩回答带鱼是三十元一斤。鲻鱼生在海水与淡交界处,也可以归到海鱼一类。从鱼摊的分工来看,鲻鱼是属于海鱼的。记忆中鲻鱼是低档鱼,十元一斤就差不多了。鱼贩给我挑了一条,说这条大一些,眼睛也亮一些,放在台秤上,报出十六元。多少一斤呀,说十五元,便宜卖了。女鱼贩,嘴多,说进货价就十三元一斤,还给你略去了几角零头。嘴多手也快,三两下就剖好了鱼。没回话,一手交钱,一手交鱼,走人。 4*,q1yK
在水边住过几十年,鲻鱼是认识的。老家不在海水与淡的交界处,但潮水能到达了,溪里鲻鱼还是常见的。这些鲻鱼是随潮水而来的吧。“冬鲻夏鲈”,鲻鱼和鲈鱼都是美味,但冬天吃鲻鱼,味道更好。鲈鱼应该在夏天吃。现在捕鱼技术先进,加上环境破坏,溪水不再适宜鱼类的生长,捕获的鱼都是鱼子鱼孙。再过几年,村里几个捕鱼为业的村民得转行了。市场上有鲻鱼卖,不知是不是属于养殖的。有超市说卖的是海鲻鱼,加上海字,无非突出其有海鱼身份。去过三门健跳镇镇鱼码头,鱼贩从海水提起网袋,说鲻鱼要不要,马上把网袋放回海水中。鲻鱼离开水,活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这里卖的都冰鲜鲻鱼。 4*,q1yK
在人们的头脑中,海边的海鲜最新鲜,海水中刚捞上来的嘛,要吃海鲜就得去海边。海边有人迎合人们的心理,办起了海鲜饭店。我也赶过几次时髦的。人们口头相传,洞港边的海鲜饭店,鲻鱼烧得不错,去那里吃海鲜,得点一份鲻鱼。我也烧一条鲻鱼,跟饭店比一比。味道真的没法子比,我烧的鱼肉远没有饭店里的嫩滑。人们开饭店的,技术就是不一样。饭店里用的鱼是活鱼,我用的只是冰鲜鱼,这也是一个差别。我总怀疑饭店里用了什么特殊的配料。 4*,q1yK
学的几招: 4*,q1yK
锅烧热,用姜块把锅擦一遍。然后倒适量调合油,放姜片和蒜头,爆香。然后把沥干的鱼块放在锅中煎。为了便于煎鱼,我把鱼切成块。饭店里烧鲻鱼也是切成块的。煎得差不多时,喷些料酒除鱼腥味。注沸水,过鱼块。加白糖,加葱结。我记得烧鱼小巧门中白糖一定要加的。大火烧开,再小火煮适当时间。 4*,q1yK
有两点问题:一是煮鱼时间长了一些,造成鱼肉生硬;二是起锅时放盐,盐放迟了,鱼肉没有咸味。听小巧门时,说盐要放起锅时放,以免鱼肉上蛋白质凝固。 4*,q1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