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99阅读
  • 5回复

更名为哪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4-26
看报纸,得知安徽的潜山县要更名为“天柱山市”,第一感觉是瞎折腾。继而看到了著名学者、华东师大历史系博导许纪霖的质疑:“以后北京市是否会改名天安门市,上海变为外滩市?”。一位历史系博导能用这样调侃的话来评价此事,足见该事情的滑稽,和事情背后的小气心理。

说它滑稽,是更名里的逻辑滑稽。该县民政局汪局长说:更名天柱山市对于我们加强城镇化建设、提高旅游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都有好处。这位汪局长大人说了更名的三个好处,却没有具体分析这好处和更名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生拉硬扯、本末倒置的无稽之谈。以华西村为例,人家一个村的实力超过你潜山县若干倍,也没见得更名。村,太土了吧,按照汪大人的逻辑,华西村早该更名了,起码得是个省辖市了。

当年黄山设市的时候,据说因为城镇人口达不到10万而搁置,后来,把当地驻军也算进去,才勉强符合人口十万的条件。黄山市的前身是屯溪市,再前身是屯溪镇,这在当年的大宋朝与朱仙镇、景德镇、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怎么就不好了呢?搞不懂。

潜山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在周朝,是皖国的封地,它与老大秋绪的瓯国属于同一时期,还有人将现在的安庆与台州相比较,得出同风同俗同文同志的结论;名人辈出,光三国里的十大美女就被大乔小乔姐妹俩占了两席,不说其他了。我们现在看一些史籍,在一个人物、事件发生地的注释时,总会标明注疏当时的名字,如果你更名了,那以后的人读书岂不是又麻烦了一层?

说它有小气心理,是指一些人一旦有点成绩,就开始摆谱,就开始想一些虚妄的东西,类似陈世美中状元后,抛弃发妻。过去读书人,有了功名后,首先干的就两件事,叫易号纳小,就是给自己起个新的名号,旧的不用了,再娶个小老婆。县谓,有什么不好?弄个市谓,有什么风光啊?

表明上看,我只指出了更名事情的两大弊陋,其实呢,这事情的真正性质,反映了当地政府务虚的工作作风和阴暗的投机心理。这项更名工作一旦展开,接着而来的,就是某些人乘机获取个人利益。比如,行政区划得重新调整,人事得变动和增补,等等。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4-26
天柱山的还是在余秋雨的散文集上看到的.名气不怎么大呀.潜山县改为天柱山市,让天柱山给借光了.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4-27
老师好记性,余秋雨是写过天柱山。他去的时候,天柱山刚开始开发,现在好一点了,但还是不怎么样。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4-30
改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盛行,以革命,红,忠等等吧,改了个一塌糊涂。如今又有一股改名风潮。滑稽!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离线江南风

发帖
1274
蜂蜜
1753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5-01
还不是有些官员没有什么作为,别出心裁地为自己政绩亮化。简直是瞎折腾。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5-03
回 4楼(江南风) 的帖子
说的对。谢谢江南风。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