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52阅读
  • 10回复

山镇宁溪:“乡土教材”进课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3-20
山镇宁溪:“乡土教材”进课堂
宁溪镇中心小学编写校本教材《山水宁溪》记述 `sRys oW  
`sRys oW  
秋绪 游游
`sRys oW  
同学们正在认真地跟着老师朗读《山水宁溪》
`sRys oW  
主创人员之一王巧老师正在上《山水宁溪》课程
`sRys oW  
`sRys oW  
  “雕啊雕,爬起早。起早颗星介姆开?捉铁爱。铁爱捉了做介姆?打锁匙。……”还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阵阵整齐的童声乡音已经从里面飘了出来。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王巧老师正在带领全班学生念《山水宁溪》低年级册《乡韵篇》中的童谣《雕啊雕》。“雕”,是黄岩方言对“鸟”的称谓;“颗星”,是黄岩人对“早晨”的说法;“介姆开”,是“哪里去”的黄岩土话。 `sRys oW  
`sRys oW  
  《山水宁溪》,是宁溪镇中心小学于2007年底推出的校本教材。在小学中,立足于本乡本土,以本地的乡土风情、历史人文为题材,自编自印校本教材,在台州市尚属首次。几个月过来了,效果如何呢?春暖花开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黄岩的西部重镇宁溪,走进了宁溪镇中心小学。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乡土教材的魅力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小娘’,是什么意思?”有学生问。 `sRys oW  
`sRys oW  
  “‘小娘’,就是‘媳妇’……”王巧老师解释。 `sRys oW  
`sRys oW  
  “哈哈……”学生们欢快地笑了。 `sRys oW  
`sRys oW  
  活跃的课堂气氛,丝毫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受到影响。跟着老师朗读以后,是同桌之间对答,在问的同学会掩起课本以防回答的同学偷看,还歪着头做着鬼脸。看同学们那兴致勃勃的开心劲儿,我们也被感染得似乎年轻了许多。 `sRys oW  
`sRys oW  
  身旁的一个小学生说:“今天的这一课还是第一次念,比念古诗好,这个很有趣!” `sRys oW  
`sRys oW  
  “铁爱捉了做介姆?打锁匙。锁匙打起做介姆?开台门。……”9岁的方晨晓说:“我喜欢回家听妈妈念,她念得那才够味儿哪!我去打过锁匙,现在读起来特别熟悉特别亲切。” `sRys oW  
`sRys oW  
  “里面有很多知识,介绍自己家乡的古道、美丽的山水,还有特产,读了这本书,我都知道了。”“有些山,我都没有听说过,更没见过。”“我看了以后,更爱自己的家乡了。”“读着书,那些景物山水就好象在眼前能看到一样。”葛彬琰、王晨曦和王汝莹等小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有一个还指着“中楼山”的那一页说:“这是描写我们家乡的诗,因为这里有感动人的故事,一字一句念起来,特别令人亲近。”“金山陵牌的宁溪糟烧、枇杷、绿豆面碎……太熟悉了,都是我们生活中能听到能看到的东西。”“还有很多东西,象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人物等,是我们不知道的,读了这本书后我们都知道了。” `sRys oW  
`sRys oW  
  最后,他们还告诉我们:“我们为自己美丽的家乡自豪……还想把我自己看到的,书中还没有的,也写进去。” `sRys oW  
`sRys oW  
  在教室里,那么短短的一二十分钟中,这乡土教材就已经尽显魅力了。 `sRys oW  
`sRys oW  
  高年级的同学们对这种魅力的感受则更加深刻。他们上课的形式非常特别——课题研究式。学生们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题,接着分成小组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调查研究,把自己的所看所想都写在日记中交给老师,老师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家乡。 `sRys oW  
`sRys oW  
  一位同学说:“我跟着爸爸妈妈看了六年的“二月二”灯会,从没注意过其它的。通过社会调查,我觉得家乡的乡土文化非常地丰富,象爸爸妈妈小时候念的童谣、猜的谜语与玩的玩具,都是那么地吸引着我。” `sRys oW  
`sRys oW  
  老师们说:“这些教材,我们还没怎么教呢,他们就会了。”王朝辉老师说:“编辑这几本教材,时间匆促,人手不足,还留有不少遗憾之处。”王巧老师说:“还有许多东西没能编进来,正好留给孩子们自己去发现。” `sRys oW  
`sRys oW  
  “目前的这套乡土教材,就象是一座小冰山,一部分在水上,还有一部分在水面下。在水面下的部分,就交给孩子们自己去研究、去探讨、去发现、去补充吧!”王朝辉老师说。我们想,这也是这套乡土教材更有别于其它教材的特殊之处吧。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校本课程的开发 `sRys oW  
`sRys oW  
  宁溪镇中心小学,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宁川书院,至今已愈百年。该校自古书香飘逸,人文馥郁,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实验小学、科研兴校200强学校与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同时被省教育部门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陶研会、活动课程等实验学校。2006年,该校提出以“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发展理念,并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百年名校继续发展的原动力。 `sRys oW  
`sRys oW  
  校园文化建设,就得有自己的特色,能为学校“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理念带来动力的特色。那么,这个特色是什么呢?如果找着这个特色,就是找着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sRys oW  
  
坐拥有百年校史,地处黄岩西部重镇,秉承千年历史文化,并得山川之灵秀,集人文之精粹。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确认这就是他们的自身优势。这个优势,不就可以转变为自身的特色吗? `sRys oW  
`sRys oW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明确指出:学校可“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课程。”于是,该校将融会乡土文化精神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他们认为,这既是寻根,也是筑基,更是对教育内涵发展的一种充盈与提升。制订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实施的计划,确定以“立足乡土、放眼世界”为基调,从乡土文明中萃取“宁小”精神,系统构建以山水育人的宗旨、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发以研究性学习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作为“文化育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sRys oW  
`sRys oW  
  2007
年初,宁小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式启动。该校成立了校长亲自挂帅的校本教材筹备小组,和以王朝辉、王巧与王小燕为骨干的主创研究小组,同时确立了“系统构建、分层编写、全程开发”的校本教材设计理念,以实现地方课程资源的优质开发。接着,研究小组着手制定实施计划。他们发动各方力量,深入地收集与积累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研读,合理撷取所需部分。 `sRys oW  
`sRys oW  
  在编写过程中,通过对宁溪区域乡土文明以及传统文化的反复涵泳,深入提炼,特别是对传统山水意蕴的深层把握,该校提出了“仁厚大气,智慧灵性”、“动手动脑,静心研读”与“亲耕好学,砥砺心志”等山水育人的教育新主张,并确定命名这套乡土教材为《山水宁溪》。 `sRys oW  
`sRys oW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当地课程资源状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点,研究小组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按低中高年级对内容的适应性,把《山水宁溪》分为低、中、高三册。低册为乡韵篇,分为乡间童韵与风情画卷二部分,共24篇;中册为生态篇,共10篇;高册为人文篇,共12篇。整套教材在学校里循环使用。 `sRys oW  
`sRys oW  
  进行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花费的精力是巨大的。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卷轶浩繁,筛选整理工作极其繁琐。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乡土资源教学资源的数据库建设,电子文档与图片的资源库建设等工作。这样繁重的任务,能在九个多月的时间中完成,其艰巨性可想而知,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到校本教材筹备小组的几名主创人员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同的季节与时间,反复地走村串户访问老人、去山山水水拍照。为了收集资料,为了筛选素材,为了编写篇章,为了拍一幅照片,他们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放弃了多少个料理家务的日子。为了给教材配上生动的春夏秋冬四季图片,他们自费购置相机,骑着摩托车多次奔波在山乡,光长潭湖、黄岩溪就跑了五、六次。虽然学校给的补贴极其微薄,可是他们心中只有教材,而且乐在其中,直到圆满完成,毫无怨言。特别是在课本出版的那段时间,他们还要白天上课,晚上在电脑上反复校对稿件,十易其稿,常常忙到下半夜一点钟,第二天照常要起早去学校上课。累呀,这还用说吗?如今回想起来,他们还感叹:“那段时间,真是太辛苦了!” `sRys oW  
`sRys oW  
  这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奉献,对家乡、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乡土文化的传承 `sRys oW  
`sRys oW  
  宁溪,是个有近千年历史文化的数县边境重镇。自唐末大理寺少卿王从德举家自杭州迁入宁溪以来,到南宋时已经初具集镇雏形,开街立市,办南峰书院,儒家文化逐渐确立了正统地位。此后,宁溪盛行耕读传家,名人辈出,文风鼎盛,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宋街”历经千余年现古迹犹存,“二月二”灯会习俗为神州罕见,台州市第一批非物质古文化遗产的宁溪“作铜锣”……宁溪境内古迹众多,“宁溪八景”、“宁溪十景”古已有之,母亲河永宁江的上游黄岩溪发源于上郑流经宁溪,以石命县名的黄岩石就在宁溪区域。历代名人中,有辛亥革命急先锋王卓,有抗日名将王禹九,有飞行英雄王天祥,有暴动领袖戴元谱……他们无不壮怀激烈,舍身成仁,莫不显示了大山般的刚毅与阔大;著有中国第一部化学史的王,为前沿物理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王天眷,为了中华之崛起,他们终身不懈,无不书写了水一样的智慧与深邃……山水人文,风物情韵,优良的生态环境铸就了宁溪独特的乡土风貌与人文精神。 `sRys oW  
`sRys oW  
  这样丰厚的历史人文与山水文化根基,通过代代口耳相传而有效地传承了下来,从而夯实了这套乡土教材的深厚基础。 `sRys oW  
`sRys oW  
  在我们结束采访行将告别的时候,巧遇宁溪镇文化站站长王建国与老文化员王小飞。在宁小对老师们的采访中,我们已多次听到过这二个名字,可见他们在乡土教材编写过程中的作用了。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王小飞就在文化站工作了,对宁溪的山山水水人文历史,可谓是了如指掌,熟记在心。在过去的几十年工作中,他编撰了《宁溪乡谣集成》等六本民间故事、戏曲等书籍,这一次宁小编写乡土教材,正好可派用场,王小飞一听说就主动地送了过来。 `sRys oW  
`sRys oW  
  在简短的交流时,旁边的老师们插话说,使用方言念乡韵呀,就小飞念得最好。象小飞这样的老住民,还有不少。王小燕老师的儿子在二、三岁时,只要邻居阿姨一念童谣,他正在生气时马上就消气了,正在哭时也立即就不哭了。因为那位阿姨念起童谣来,是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很有节奏感,十分地吸引人。 `sRys oW  
`sRys oW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这个还不到十岁的小男孩会说:“这个是有学问的,科学家就是很有学问的人。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sRys oW  
`sRys oW  
  这,就是传承。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一代一代地传承。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以小手牵大手 `sRys oW  
`sRys oW  
  这套乡土校本教材,能带给孩子们什么?老师们说:“带给他们一些可供研究的东西。如果心中有了可研究的东西,那离发明创造还远吗?”“很多口耳相传的东西,如民谣、民谚等,希望通过孩子们能流传下去。”“我希望能留给孩子自己文化的根。当学生打开这套书,如同打开一扇窗口,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就在他们身边却没被注意到的世界。”“我希望孩子们通过认识自己的乡土,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认识世界,从身边做起。” `sRys oW  
`sRys oW  
  同时,通过孩子们,还可能传递给家长们对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产生一种社会的互动,达到小手牵大手的社会效果。 `sRys oW  
`sRys oW  
  据王朝辉老师介绍,《山水宁溪》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宁溪乡土文化为素材,以文化与生态为主线,板块清晰,分层编写,具有纯正的地域文化特色与鲜明的时代精神,既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也受成年人的欢迎,在当地以至全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求索教材的社会人士纷至沓来。 `sRys oW  
`sRys oW  
  《山水宁溪》在同行中广受赞誉,其影响力也正在不断地扩散。目前已经走出台州,影响到省内。去年11月,在海宁举行的全国综合实践成果交流观摩研讨会上,《山水宁溪》获得了一等奖。 `sRys oW  
`sRys oW  
  《山水宁溪》,情系桑梓,功在千秋。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三名主创人员在探讨《山水宁溪》需要完善的内容
`sRys oW  
同桌小学生在相互问答《山水宁溪》中的内容
`sRys oW  
主创研究小组负责人王朝辉老师在接受台州市电视台记者采访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sRys oW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3-20
一个通宵,终于杀青,就发上来,与蜂鸣朋友分享。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李呆

发帖
97
蜂蜜
1182
威望
1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3-20
有意思有意义的尝试。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3-20
引用第1楼秋绪于2008-03-20 05:12发表的  : `sRys oW  
一个通宵,终于杀青,就发上来,与蜂鸣朋友分享。
`sRys oW  
估摸着就是昨晚的成果,辛苦了老大! `sRys oW  
提问什么叫铁爱?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3-20
引用第3楼落于2008-03-20 15:04发表的  :
估摸着就是昨晚的成果,辛苦了老大! `sRys oW  
提问什么叫铁爱?
`sRys oW  
是呀,昨晚一个通宵,总算交代过去了。明天的《今日黄岩》见报。 `sRys oW  
铁爱,就是铁渣。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3-20
引用第4楼秋绪于2008-03-20 15:09发表的  :
是呀,昨晚一个通宵,总算交代过去了。明天的《今日黄岩》见报。 `sRys oW  
铁爱,就是铁渣。
`sRys oW  
看下文我也这么理解的,但是看上文觉得应该和小鸟有点关联不是,所以就想不明白了,呵呵!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3-20
引用第5楼落于2008-03-20 15:14发表的  :
看下文我也这么理解的,但是看上文觉得应该和小鸟有点关联不是,所以就想不明白了,呵呵!
`sRys oW  
那首童谣很长的,还有很多别的与鸟无关的内容,我只摘了头几句。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2-27
一晃眼,又近四年过去了。岁月如梭哪!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2-27
乡土教材走进学堂,真是很好的举措。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2-28
俚语也是一种文化,现在快失传了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前进回家

发帖
861
蜂蜜
2026853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3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2-28
小娘就是媳妇我知道了,那为什么我们叫媳妇多叫老婆啊!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