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征文】我怎么哭了
南竹子发表于 2009-01-14 13:34
我怎么哭了
南竹子

古人曾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从小父亲教诲我:“男儿流血不流泪”。所以,前半生的生活中很少哭泣,很少流泪,到现在这个年龄了能够使我哭泣流泪的情节和场面就更少了,不知是因为缺少了感动还是心儿比以前更硬了。然而,在去年的时光里,我却哭过几次,而且让我伤心地泪流满面。那些让我感动而哭泣的画面在脑海中永远不能淡忘,那种久违了的像针刺样的感觉记忆是那样的深刻。那些悲伤的画面现在我把它当作人生的味道来品尝和体味。已成为我人生的精神财富,遇到不开心的、不如意的或是不顺心的事情,想想这些,心情就平静了,心理得到平衡了。
记得是在去年冰天雪地的时候,江南大地被冻成了一块大雪糕。许多往回赶着过年的游子被困在路上,而我自己却是吃完饭坐在家里,靠着炉火与妻儿一道看电视里报道雪灾的最新情况。当记者的镜头移动在高速公路上,从一辆接一辆的车龙走过,镜头拉远,车龙长长地延伸向远方两头看不到尽头。公路上挤满了人,一部分是从市区赶来送温暖的市民,一部分是刚从车龙中吐出的司机和乘客,里面有老人孩子,有夫妻恋人,有母子父女,有抱在怀里的,也有牵在手里的,还有搀扶着走的。他们从送温暖的人手中接过一杯水;一个包子或馒头;一盒泡面,虽然他们每个人都饥寒交迫,可年轻的让给年老的,老人递给孩子,两口子间相互推让,小孩子吃一口包子就往父母的嘴里送。当记者的镜头扫描他们单薄的身子,画面定格在他们相互推让的情景上,他们面对这白色的世界,和着刺骨的寒风,一口食品一口水地吃着。这时候我流泪了,我哭了。我觉得自己心理堵得慌。心想,人活着真是不容易,其实他们要求的并不高,一口热水,能果腹的食品,团圆的一个家。而这小小的心愿在冰封的世界里却成了奢望。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人们又重新回到一年忙碌的季节。劳动节后,农村春插农忙时节过了,原来空旷飞白的地里一下子全绿了,走近了看,你能听到禾苗生长的“滋滋”声,青蛙入水声,布谷鸟的歌声。多么美丽而富饶的大好河山啊!这些能让你沉醉不愿醒。忽然,大地的震颤将华夏子孙从甜蜜的睡梦中摇醒。2008年5月12日。这个历史不会忘记的日子。中华儿女的国哀日。一场地震把全国人民的心揪起来了。从新闻报道的画面中看到无数的残垣断壁,无数的血肉模糊,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生离死别。都是中华儿女的兄弟姐妹啊!同是血脉同胞,那些躺在废墟下的,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当看到那些受灾的人们的情景时。我哭了。我悲拗地哭了。我哭着和人们一同呼喊:“中国!坚持!雄起!中国!”直到声嘶力竭。我觉得人对于天地宇宙来说,是何其渺小,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平安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生命的意义显得很苍白。我感到活着真好。我久久不能从悲痛中回过神来,将自己的心声写成文字,我真心的祝愿受难者能《在苦难中重生》。
是奥运圣火将心中的阴霾驱散,点燃我心中的希望。当我观赏着场面辉煌宏大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当一面面庄严的国旗升起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当一次次雄壮的国歌奏响,心中充满了激动。可我却没有掉眼泪。我觉得对于中国的运动员来说,是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占住了天时、地理、人和的所有优势。只有当我看到后面残奥会的比赛时,我却被一个残疾运动员的比赛场景感动得哭了。这是一个参加网球比赛的中国队员,这个运动员唯一能动的只有一只手,而这只手要用来转动他的轮椅。他将他的球拍捆绑在另一只手上,每次都需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挥动手中的球拍。他一次又一次挥动手中的球拍,口中发着鼓劲的喊声。虽然他没有赢得那场比赛,但在我的心中已经是胜利者。他是生活的强者,是战胜自我的英雄,他赢得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我是流着泪看完他的比赛的。我的诗歌《放飞梦想》是我对他最真挚的祝福。真心祝愿他能实现他的奥运冠军梦想。
离别是生命的常态,我们所期望的永远才是特例。当大家还沉浸在奥运盛会的激动之中的时候,家中传来噩耗,继父的儿子我称为三哥的两口子同时双双罹难,不幸触电而死,英年早逝。全家沦入悲痛之中,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痛心的呢?!当我送三哥两口子的骨灰上山入土的时候,望着已经变成一把尘灰的亲人时;望着继父苍苍白发与哽咽的哭泣声;望着失去双亲的侄儿呼喊着父母,悲怆声回荡在山谷之中的情景时,我哭了,眼泪无声的流落。任谁也劝不住地哭红了双眼。经历了亲人的葬礼,再次感受失去亲人的心痛。似乎使我明白一个人的一生,在流水般的生活中,你的妻子和孩子、亲人会一个个走进你的生活,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一起贫穷,一起快乐。相伴度过艰苦的岁月,可是生活又一个个把他们从你的生活中带走。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规划,没有什么一定,那些给予了我们的东西,又会被一一收回,包括生命本身。那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当它在我们的手里的时候,好好地待他,恒久是好的,短暂也是好的,都赖生活所赐。
生命中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回帖(25):
25楼:感觉有点~~~~~~
24楼:引用第23楼指语于2009-01-22 16:04发表的: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到这里了。因为忙碌,因为琐碎。 ..
23楼: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到这里了。因为忙碌,因为琐碎。今日读南竹子的文章,心为之颤动,祝福我们的祖 ..

全部回帖(25)»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